猝不及防的李景隆,全線潰退,一路狂奔回山東的北大門—德州。
遠在南京的建文帝,以及他身邊的秀才朝廷,此時此刻對於戰局的發展判斷是令人遺憾的。集體討論過後,建文帝認為李景隆這次失敗的原因,不是在於李景隆本人用兵不當,而是因為朝廷對李景隆在一線的授權不夠。對此,我們隻能佩服建文帝出人意料的“機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本身沒有錯,但關鍵是建文帝看人不準。
在用人上的第二次錯誤,將是致命的,建文帝也必將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公元1400年,加大了授權的李景隆,起兵六十萬,再伐朱棣。然而這一次,李景隆輸得更加徹底,從河北雄縣一路狂奔,棄守了山東的門戶德州,敗逃到了山東腹地的濟南。
李景隆的此次失敗,也標誌著靖難之役進入第二階段,兩軍戰略膠著。
當時的濟南防務主要由兩個人負責,一個是山東布政使鐵鉉,另一個是山東都指揮使盛庸。在這兩位的指揮之下,濟南這座城市抵抗了朱棣整整三個月未被攻克。在遠在北平的姚廣孝建議之下,朱棣無奈撤軍。
麵對叔侄之間的大打出手,大明官場中的很多官僚選擇了兩方押寶。而鐵鉉和盛庸這樣的人,和身為文人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他們一樣,堪稱當時武將之中立場堅定的硬骨頭。鐵鉉和盛庸,在靖難之役中,自始至終都體現出了遵循祖宗成法、隻認正統法理的二杆子精神。這樣的精神,雖然今天看來有些迂腐,但隻有這樣的人,往往才能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起整個中華的脊梁。
我們需要尊敬這樣的人。
在接下來長達大半年的時間中,盛庸被任命為平燕將軍,負責調動和組織整個華北地區的南軍,同朱棣進行周旋。很多時候,戰爭呈現出拉鋸的態勢,山東、河北一帶的很多城市和要塞,被南軍、北軍反複爭奪。而在長期的戰鬥中,無論雙方的士兵還是將領,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當初的青瓜蛋子,到最後也被鍛煉成了老兵油子。而當地的百姓和官員,也呈現出戰爭帶來的狡猾,很多時候,朱棣大軍一來,軍民望風而逃,而朱棣一走,軍民則重新上位。兩年過去了,朱棣真正占領並實施統治的地區,無非還是北平、永平、真定三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