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不是一種缺陷,至少身體有殘疾的人,他們的心靈仍是健康的。一個天生就沒有手腳的人,卻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公眾人物和著名主持人,這就是日本青年乙武洋匡的成長曆程。他給人們留下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思考,更給我們帶來了他與眾不同的思想。
現年23歲,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係念四年級的乙武洋匡,已經是一個知名的人物。他的自傳出版後,了個月內就銷售了380萬本。日本TBS電視台也請他策劃主持“新聞的森林”節目。
讓那麽多人注意到這個年輕小夥子的,當然是他身體上“五體不滿足”的特征——從出生開始,醫師就判定他是“先天性四肢切斷”,換句話說,就是“天生沒手沒腳”。
但乙武的魅力所在,卻是他麵對先天殘疾的態度。勵誌的故事,大多數人都聽過不少,但當乙武以短小到幾乎沒有的手腳,認真地在籃球場上進行他所謂的“超低空運球”的時候,還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更何況,在他從小至今的成長曆程中,他又學遊泳,又參加運動會賽跑,甚至參加學校的橄欖球隊,還積極從事社區發展工作。“五體不健全”對他來講,隻是一個“特征”,而非“缺陷”。
值得指出的是,乙武對於“殘疾”卻以個性化的體驗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詮釋,正如他在自傳中指出的那樣:“雖然的確不大有人會覺得‘殘疾者才有吸引我的魅力’,不過也用不著在意,最後還是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魅力。”
“如果自己不能接受工作內容,也不會對自己的職業產生‘自尊’吧!也許社會的確不容易混,不過我可不想‘無可奈何’地工作。”
“一般人常說,‘要克服殘疾’,或是‘跨越殘疾的限製’,我和我的爸媽卻完全不適用這種形容詞。因為我們沒有把殘疾當做一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