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進在一起研究經書。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譽不如翟方進好,在心裏總是嫉妒翟方進的才能,和別人議論時,總是不說翟方進的好話。翟方進聽說了這事,就想出了一個應付的辦法。
胡常時常召集門生,講解經書。一到這個時候,翟方進就派自己的門生到他那裏去請教疑難問題,並一心一意、認認真真地做筆記。一來二去,時間長了,胡常明白了,這是翟方進在有意地推崇自己,於是心中十分不安。後來,在官僚中間,他再也不去貶低而是讚揚翟方進了。
明朝正德年間,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陽明率兵征討,一舉擒獲朱宸濠,建了大功。當時受到正德皇帝寵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陽明的功績,以為他奪走了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散布流言說:“最初王陽明和朱宸濠是同黨。後來聽說朝廷派兵征討,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脫。”從而想嫁禍並抓住了王陽明,作為自己的功勞。
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和張永商議道“如果退讓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勞讓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假如堅持下去,不做妥協,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牆,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為此,他將朱宸濠交給張永,使之重新報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總督軍門的功勞。這樣,江彬等人便沒有話說了。
王陽明稱病休養到淨慈寺。張永回到朝廷,大力稱頌王陽明的忠誠和讓功避禍的高尚事跡。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對王陽明處罰。王陽明以退讓之術,避免了飛來的橫禍。
如果說翟方進以退讓之術,轉化了一個敵人,那麽王陽明則依此保護了自身。
就社會生活而言,積極奮鬥、努力爭取、勇敢拚搏、堅持不懈的行為,其價值和意義,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應該看到,人生的路並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當對複雜多變的形勢,人們不僅需要慷慨陳詞,而且需要沉默不語;既需要窮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應該爭,也應該讓,如此等等,一句話,有為是必要的,無為也是必要的。就此而言,老子的無為思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