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家小史:近代大師那些事兒

陳寅恪: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

字體:16+-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曆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傑出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現代中國史學四大家”。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校,曾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

陳寅恪著作《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每運用一條史證,必先從幾條副證證其確鑿,然後再用。抗戰期間陳居九龍,在香港大學開史學講座,第一次用英語講《武曌與佛教》。

對幾種基本的國學書,陳寅恪喜歡將平日閱覽的意見或發現的問題寫在書上。他尤好《世說新語》,原想出版《世說新語箋注》,後因此書書稿遺失,未成。

陳寅恪在桂林讀《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其中頗有不甚解處。當他聯係由香港脫險歸來身曆目睹之事以相印證,忽然心通意會。他說:“平生讀史凡四十年,從無似此親切有味之快感。”

陳寅恪雙目失明著《論〈再生緣〉》。每靜聽家人誦讀後,逐段口述內容,由家人一字不遺記錄下來。他的每句話,錄下來便是質文俱美的文辭。

20世紀20年代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有3種講課方式:一如梁啟超,不發講義,也不用講稿;二如陳寅恪,不發講義,卻有講稿;三如黃節,發講義,而且就是一部書稿。

20世紀20年代中期陳寅恪從歐美歸國,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看到許多寶貴研究資料已淪為異邦之物,學人不得不東渡日本,乞求一睹佚籍,以解疑難,陳深以為羞。1929年在北大史學係學生畢業時,他贈詩曰:“群趨東鄰愛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魯仲兩無成,要待諸君洗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