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拖延到自律:用福格模型戰勝拖延症

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騰出心理空間

字體:16+-

未完成事件是完形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它不僅指那些沒有完成的事,還包括強調個體情感需求被壓抑,一種持續的、不被認同的狀態。就心理谘詢工作而言,處理最多的往往是後者,比如一段關係的結束、一個不告而別的人,總是令人難以接受。這種缺憾是持續的,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於這種不確定性的發生,會感到猝不及防,很難在短期內接受,繼而引發焦慮和痛苦。

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考夫卡,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同時完成一道有難度的數學題,一組給予40分鍾的解題時間,另一組隻給20分鍾的解題時間。結果發現,那些已經完成題目的人,在第二天的回訪中很快就忘記了題目的內容,而那些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完成測試題的受試者,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題目的細節。因為在他們心中,那道沒有做完的題,成為了未完成事件,占據了他們的心理空間,消耗著他們潛在的心理資源,有些人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依然在回想並思考這道題。

在生命的曆程中,有許多需求會因為各種原因未被滿足,比如:小時候受到排擠而沒有表達,被他人責備的恐懼沒有被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被滿足,相戀很久的人最終離自己而去……為了緩解痛苦,個體通過壓抑、擱置、忽略等方式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在此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積累的未完成事件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大,也就無法聚焦於當下,全情投入到該做的事情中,繼而造成全新的未完成事件。

凱莉女士昨晚和先生吵架,兩人鬧起了冷戰,各睡一間臥室,早起又都各自忙著上班,誰也沒有說話。其實,凱莉女士已經意識到,昨天是因為她說了很多刺耳的話,才徹底惹怒了先生,她想了一晚上,頗為自責。凱莉女士很想跟先生道歉,可早上起來看到先生一臉陰沉,也就沒有開口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