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拖延到自律:用福格模型戰勝拖延症

目標評估與修正的方法與原則

字體:16+-

前麵我們說過,設定目標時要考慮到,目標是否切實可行?是否可以衡量?那麽,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協助我們做這件事呢?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評估目標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判斷目標是否能夠達成?

·目標大小的評估

目標評估包括兩方麵內容:其一,目標和理性的評估;其二,計劃可行性的評估。這兩項評估的核心,是對目標大小的評估。在做這項工作時,可以結合多叉樹目標分解法。

在完成多叉樹分解之後,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

·在限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樹葉代表的工作量——設定的目標太大

·在限定時間內,能夠輕鬆完成樹葉代表的工作量,甚至有結餘——設定的目標太小

·目標是否可達成的評估

方法1:直接判斷

圍繞設定的目標,進行一場自問自答。下麵有一些問題,括號裏是達成目標的標準答案,依據自己的答案進行判斷,看看自己的目標是否能夠達成?

Q1:我為什麽要達成這個目標?(寫出十條以上的理由)

Q2:我有多渴望達成這個目標?(意願強度100%)

Q3:我如果無法達成,會怎麽樣?(不成功便成仁)

Q4:我願意為這個目標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方法2:充要判斷

將目標進行多叉樹分解後,根據情況來判斷:

·所列條件僅僅是必要條件,即使小目標全部達成,大目標也未必能夠實現,

·所列條件是充分且必要的條件,除了必要條件外,還有各種輔助條件,那麽隻要小目標全部達成,大目標一定可以達成。如果小目標全部達成,而大目標不一定達成,就證明在分解時可能忽略了其他的條件。這時候,要立即進行補充,直到條件完全充分為止。

如果目標沒有問題,但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情況,怎麽做才能夠保證目標不中斷,不被無限地拖延下去呢?這就涉及修正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