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做事往往過於單方麵強調自己的需求,而忽略或不顧及他人的需求,這樣反倒無法實現自己的需求。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我們能捕捉對方觀點的能力,還有,看一件事須兼顧對方的不同角度。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了解別人心裏想些什麽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未來。要想釣到魚,得問魚兒想吃什麽。
1.預測他人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運用馬斯洛的理論分析心理需求的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求層次論”,這一理論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成為分析人們心理需求的主要理論。這種理論把人類各種各樣的需求歸結為五大類,並依照它們的先後順序分為五個等級。
1.生理需求
這是人類最原始的基本需求,包括餓、渴、性和其他生理機能的需要。這些需求如不能得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因此,生理需求是推動人類行為的最強盛動力。馬斯洛認為,在一切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優先的,這意味著,在某種極端情況下,如一個人生活上的一切東西都沒有的情形下,他主要的動機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別的,一個缺少食品、安全、愛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對食品的盼望比別的東西更強烈。
2.安全需要
當一個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就想滿足安全的需要。普通情況下,在一個和平的社會裏,“健康的成人,他的安全需要基本上是得到滿足的。一個和平、安寧的社會,經常使得它的成員感覺很安全,不會有禽獸、極寒極暖的溫度、犯法、攻擊、獨裁等的要挾。”但是,假如一個人處於一個不安寧的社會中,不健康或不榮幸,那麽他的安全需求就會很強烈,他會要求有就業的保證,有年邁或生病的保證等等。
3.愛(社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