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語64個人生智慧

智慧50

字體:16+-

啟發式的教育方法

【原文】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解析】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麵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麵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提倡一種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和原則。所謂“憤”,就是激憤的心情。對於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比如有一件事,老師對學生說:“你不行!”而他聽了這個話,則認為一定要弄明白,非行不可,這就是有意刺激他,把他激起來。“啟”,就是發,在“發”之前,先使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第二條“不悱不發”,就是要善於引起學生的懷疑。告訴學生,這種說法值得考慮、商榷,或者多問幾個“為什麽”,要培養學生有一種“當仁不讓於師”的精神,不是光靠服從而被動接受知識。如果總是呆板地接受,學習會越來越差。多懷疑自然會去研究,“發”就是研究。

引導、提倡學生要多方麵看,多方麵思考,由老師講的一可以推知二、推知三才行。“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如果一個人的領悟力低,或者幹脆不願動腦筋,老師講一點,他就隻知道死記硬背下這一點。比如說一張桌子四隻腳,老師講了一隻腳,他領會不到另外三隻腳的樣子,“則不複也”,即是不能算真正的領會,再教下去意思也不大。有些人讀書學習很用功,但是領悟力不夠,不能舉一反三,隻能成為一個書呆子。譬如拿研究曆史來說,最低限度,也是為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了解前代的許多事情和現代的事情原則差不多,道理是一樣的,隻是發生的年代不同,地區不同,現象兩樣而已。所以多讀曆史能夠舉一反三,就可以前知過去,後知未來。倘若讀了許多曆史書,不能舉一反三,隻記得一堆大事年表、一堆曆史故事,則隻能作個教書匠,而且還不是一個稱職的教書匠,書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