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語64個人生智慧

智慧49

字體:16+-

會學習還要會思考

【原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析】

孔子說:“隻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惘;隻顧思考,卻不讀書學習,就會出問題。”

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也成為世人所熟悉的學習格言。

孔子的一部《論語》,“學”字出現六十五次,對於人的學習問題,可說是進行了多方麵的反複論述。其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算是孔子推薦的重要治學方法之一。

從孔子這句名言,可以看出“學”與“思”是兩個不能混同但又緊密關聯的概念,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作用,但又誰也離不開誰。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以。

那麽“學”是什麽,“思”又是什麽呢?欲知“學”是什麽,我們不妨先說說“學”不是什麽。孔子既然將“學”與“思”相對而言,可見“學”,並不就是“思”。《周易·文言傳》中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禮記·中庸》中也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裏將學與問、與行相對而言,也就是說學不是問,也不是行。既然學不是“思”,不是“問”,不是“行”,那是什麽呢?必定是學前人留下來的知識,學前人的文化遺產,其實就是讀書。“思”好理解,它就是思考、思索、探究的意思。

孔子說“學”與“思”要結合,要統一,“學而不思則罔”。“罔”就是被欺騙、迷惘。即是說,一個人如果隻會讀書,不動腦筋,不認真思考,表麵上好像有了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隻記住一些死教條,就很容易受書的欺騙,隻能是迂闊疏遠,不切實際的東西,沒有用處。但是,隻是“思而不學”,則又容易“殆”。“殆”,意指“疑而不決”,即解決不了自己不懂的問題。即使自己天資聰慧,有思維能力,有思想,但不認真讀點書,缺乏思考的武器和分析、解剖問題的工具,那也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