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秀才胡廷卿52歲了。年過半百,有兩個兒子。胡廷卿是典型的中國秀才,名兆祥,字廷卿,號和軒,字號都齊全的。他是道光年間生人,生於道光乙巳年,也就是公元1845年。那時,第一次鴉片戰爭剛結束不久,胡廷卿還不知曉世道艱難,人間兵連禍結。
胡廷卿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安徽省祁門縣十二都貴溪村。和那時候大部分中國人一樣,出生地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和格局。如果從光緒二十三年開始回憶,秀才胡廷卿的前半生實際上乏善可陳。他在光緒十四年(1888年)參加了鄉試。那一年,貴溪村的親友族人設宴為他的“鄉試餞行”,贈送程儀(亦稱“程敬”,舊時贈送出行者的財禮)。胡廷卿不負眾望,獲得了秀才功名。事實上他一生的榮光也止於秀才,並最終以塾師為職業,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胡廷卿最初在秀峰書舍任教,後受聘於白楊院。白楊院在貴溪村北五裏,是村中的高級學府,在此之前出了不少科甲之士。胡廷卿以秀才學曆執教於白楊院,且帶出多名在科舉考試中頗有斬獲的學生,說明他的八股文功底還是相當了得的。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晚清塾師胡廷卿發現,生活似乎變得入不敷出了。如果從光緒二十三年開始回憶,13年前的農曆五月初三,他的長子陽開定親,僅“聘金”一項就支出32元,而那一年胡廷卿的束脩(教學收入)是47元,用於生活費的支出可謂捉襟見肘。而讓光緒二十三年的胡廷卿寢食不安的是,第2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他的幼子雲鵠要結婚,婚禮及采儀、聘金等開銷多達近百元,胡廷卿預估了一下來年的束脩收入,那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借助其他手段開辟財源,謀取收入,這樣才能維持一個士紳的體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