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突然請辭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完全是一種自保的策田各。
宋哲元是一位頗有心計的人。他逐漸清楚了馮玉祥北來張家口的真意,也知道了蔣介石對馮玉祥的種種防範。他明白,現在老長官在自己的地盤上開展抗日活動, 自然不便―也不能進行幹涉。如果繼續保留察省政府主席職務,恐怕於己不利。於是,他在四月七日致電南京政府,請辭察省政府主席職務。這樣做既向南京政府表明自己未參與馮玉祥的活動,又可避免卷人蔣介石與馮玉祥的矛盾潑渦之中。
蔣介石完全清楚宋哲元外職的本意。雖說自打起初,蔣介石就不讚成在西北軍的發祥地保留二十九軍,更不願意由宋哲元人主察省,但由於時機不對,他依然不能順水推舟地拿掉宋哲元。因為時下允許宋哲元辭職,無疑等於讓馮玉祥獨占察省,放手大幹。結果,既不利於離間宋、馮關係,也不便於它日利用宋哲元壓迫馮玉祥離察。更為重要的是,他擔心馮玉祥借著高舉抗日救國的大旗,很快又在口外發展一支有實力的武裝。因此,他指示南京國民政府月診絕接受宋哲元辭職。
另外,蔣介石堅拒宋哲元辭職,還有著另外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蔣介石的手中,有一本急需他出麵念的難經。請看如下史實:
蔣介石三月九日在保定推張學良“下舟落水”保住了自己之後.三月十日又回到石家莊,指示代替張學良的何應欽在平津執行他的“一麵抵抗.一麵交涉”的既定國策。蔣介石的所謂一麵抵抗,不過是應付全國人民的抗日要求,國民黨的精銳部隊,蔣都調到“剿共”戰場上去了,他的中央軍隻有十七軍的兩個師調到長城一線,其他大多是潰敗下來的東北軍各部在防守長城各口。蔣介石又不補充槍支彈藥,唯一的工事就是古代遺留下來的萬甲長城。整個長城防線,完全是防禦性的到處挨打的作戰計劃,根本談不上進攻和收複熱河,更何談收複東北失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