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 新年快到了。算著時辰,張九齡快馬加鞭趕路,應當已回到了嶺南道。
長安今年隻下了兩場細雪, 天氣比去年要暖和一些。草木枯萎,落葉滿地,冬日的太陽也驅散不了冬日的蕭瑟。
因著孝期,譚昭昭深居簡出。雪奴仗義, 西郊的鋪子買賣紅火,她還是盡量留在長安城。兩人住得近, 上門來方便,不會引得人側目, 以為她在長安孝期呼朋引伴作樂, 牽連到張九齡。
除了雪奴, 玉姬與芙娘也時常上門來陪她。賀知章裴光庭受到了張九齡托付, 皆不時派人前來問候關心。
肚子一天天大起來, 幸好孩子乖巧,譚昭昭的孕期反應不太強烈,守著方寸院落, 日子雖枯燥, 每天練字, 學波斯語,倒也過得清閑自在。
關起小門成一統, 長安的朝政局勢,偶爾能從雪奴處聽到些風聲,她也沒多管。
張九齡遠離皇城, 她閉門守孝,看過了張說與沈佺期的流放, 說句大不敬的話,這何嚐不是一種幸運。
小院安寧靜謐,太陽明晃晃照著,眉豆陪著阿滿在廊簷下挑豆子,譚昭昭在庭院裏來回走動曬太陽。
這時,譚昭昭仿佛聽到前院的門開了,有男子的交談聲傳來。她愣了下,停下腳步凝神傾聽。
熟悉的聲音,令譚昭昭一喜,轉身往前院走去,看到張大牛與風塵仆仆的千山,同一個陌生的仆從,一起忙著卸車,搬運行囊。
譚昭昭驚訝喚道:“千山,你怎地回了長安?”
千山懷裏緊緊摟著個包袱皮,上前躬身見禮,道:“九娘,奴奉大郎的命前趕來長安,給九娘送錢送物。”
譚昭昭算了下時辰,徹底楞在了那裏。
不過三四個月,能從長安到韶州府來回,差不多是打仗時的急行軍!
眼前的千山,比起離開長安時,人已經瘦得脫形,嘴皮幹燥開裂,在往外滲出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