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孤獨學神》劇組在京大駐紮了下來。
《孤獨學神》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主角劉風起一路拚搏,在學術道路上一往無前的故事。
它看似和《一枚信箋》有些相似,但兩部電影本質並不相同,《孤獨學神》裏也沒有感情戲。
如果說沈遙是為了家國大義、為了身邊的人而努力,劉風起在求學的路上始終是孤獨的,他並不包容,並不溫和,很孤僻,又很鋒利。
顧熠自然不會用演繹沈遙的方式來演繹劉風起。
在京大讀書這幾年,顧熠也有幾位特立獨行的同學,但他們也不是劉風起那種性格。
拿到本子之後,顧熠仔細琢磨過這個角色,他對知識的渴求、專注,以及他自信到近乎孤傲的本性,都是目前的電影市場上比較欠缺的類型。
《孤獨學神》主要講的是學習,但劇本之中並不涉及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隻是展現出一位天才的孤獨罷了。
顧熠其實不太喜歡說教類的本子,因為很多電影為說教而說教,但它並不提供一個解決思路。
電影本身是娛樂的一環,加入說教元素的話,影迷們隻會覺得厭煩。
……
朱教授說是讓顧熠996、007全月無休,可事實上,《孤獨學神》劇組剛進駐京大,他就把顧熠踢到劇組了。
當然,他沒忘記和編劇深入交流,請編劇在創作環節考慮考慮他們化學專業。
朱教授的理由很充分:“生化環材四大天坑,有他們物理專業嗎?他們的待遇夠好了。”
編劇:“……”
作為編劇,他雖然很想滿足朱教授的要求,但遺憾的是,《孤獨學神》是在原作基礎上改編的作品,原作故事就是物理專業,他自然不能把原作的精髓給改了。
顧熠試妝很快,服裝師原本就是從他身上得到的造型靈感,什麽白襯衫,格子衫,隻管往他身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