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戲明

第300章

字體:16+-

吳伯通昨天傍晚就已經閱完餘姚生員的卷子。

一輪巡考下來他要把浙江這數千名在校生的答卷過一遍,工作量不可謂不大,不能怪有些提學官會懈怠分類工作。

等到這日清早坐在餘姚縣學之中,吳伯通心情還是有些複雜。

提學官巡考到底不比鄉試正式糊名謄錄這些程序是不必走的所以吳伯通這個閱卷官可以一眼掃見卷頭的姓名。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哪怕知道作為閱卷官應該少關注學生身份,多看看學生的才思可每次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卷麵吳伯通也還是忍不住先看一眼姓名。

昨日吳伯通接連批到幾份寫得狗屁不通的答卷,正不滿著,忽見下頭是一份答得工整秀逸的卷子。他把那份答卷抽出來一看才發現卷頭寫的居然是“王守文”三個字。

這不就是他打算重點觀察的王家小神童嗎?

光看這手字倒是下了些功夫的,比各縣許多生員都強。

隻不過這也隻是門麵工作而已從小泡在翰林院讀書,又有吳匏庵那樣的老師,他能寫出一手不錯的好字不算太稀罕。

吳伯通按捺下誇讚文哥兒這位小神童的想法,開始細讀文哥兒的《四書》義。

這是每個考生都要寫的題在來到餘姚縣之前吳伯通已經看過將近兩千份。

哪怕出的題不盡相同文辭大多也是相通的像他這種在文教崗位幹了二三十年(連回鄉守製期間都起了家書院講學)的老手來說隻需掃個兩三眼就能確定答卷寫得到底好不好。

這次吳伯通卻不由自主地把手頭的答卷細讀了一遍,隻覺就目前讀過三四十份答卷之中這份《四書》義當屬最佳。

隻能說不愧是由幾位翰林名師教出來的學生。

吳伯通沒能在手頭的《四書》義答卷挑出什麽問題來了不由拿起底下的《五經》義接著讀。

《春秋》之所以不好考、選的人特別少就是因為按照《科舉成式》的規定考生要把《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通讀一遍再全麵了解後世張洽、胡安國他們集注或重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