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戲明

第299章

字體:16+-

文哥兒不知道自己隨便填的《春秋》會讓吳伯通想這麽多他常年習慣趕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他大先生留給他的功課(想著盡快搞定好出去玩耍),所以一進入寫題狀態就十分專注,基本等同於進入無我狀態,滿心滿眼隻有一個想法:“我要一口氣把這張卷子肝完!”

因此開始答題以後不管吳伯通看他多少眼他都是不曉得的。

由於科舉閱卷任務繁重所以考官們拿到答卷的評卷規律是這樣的——

最先參考的是《四書》義題因為這些題所有人都要答,且有一定的答題規律讀完之後就可以分析出這個考生卷麵寫得怎麽樣寫起八股文來文理是否通達。

所以,《四書》義的題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態來答,因為這是送到考官麵前的敲門磚。

第二要緊的是《五經》義題因為《五經》是選考科目,你這道題答得怎麽樣往往決定了你在《五經》之中的排名。

要知道科舉是有“五經魁”之說的選《禮》得第一能稱為《禮》魁,選《春秋》得第一便能稱為《春秋》魁!

所以被放在第一場的《四書》義和《五經》義,乃是明朝科舉的重中之重,也是八股文發光發熱的舞台。

至於科舉之中的第二場的公文寫作題和第三場的策問題那都是走走過場的東西。

第二場主要考校你能否熟練掌握論、詔、表、誥、判語等等寫法題目都是挺好寫的類似於“假設你在唐肅宗手底下幹活現在朝廷要進封郭子儀為中書令請你針對此事擬寫一份誥書”。

這可是讀書人的基本功,畢竟你將來進了官場幹啥事都要寫公文連這都寫不好難道還要別人手把手教你?

第三場的策問題就更不用說了你一個科舉都沒考完的家夥真以為考官和皇帝想看你的真知灼見不成?你敢說人也不敢用啊!

所以隻要你能不跑題且文辭足夠暢達,那就能給你的科舉成績加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