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成科舉文裏的嫡長孫

第128章

字體:16+-

不枉這兩個月的苦心經營,也不枉張尚書“告假十五日”相助,裴少淮這番隱喻上諫,取得了初步成效——皇帝下定主意修改朝貢貿易之策,以免四夷每年浩浩****而來,朝廷供吃供喝,勞民傷財。

隨後,皇帝趁熱打鐵,與眾臣子商議當如何修改此策。

有人言,既是勞民傷財,不如直接收回頒賜的信符金牌,取消了萬朝來貢,免得年年興師動眾。

亦有人言,懷柔之策重在立威,雖朝廷有所折損,但不能廢了祖規,斷了與各藩國的友好往來。

有人則建議,不如朝廷直接列出貢品的價格名錄,諸藩國若有意,便可繼續進貢。

裴少淮稍觀察了皇帝的神情,可以看得出,皇帝既不想做冤大頭,年年掏國庫銀兩做虧本買賣,也不想與四夷藩國直接絕了往來。裴少淮心中醞釀了一番,站出來言道:“稟陛下,微臣以為,凡事一弊生則有一利起,朝貢若是直接禁罷,則大慶與諸藩國無所通,無益於國力。微臣以為,應取其利去其弊,重貿易往來,輕懷柔恩賜。”

“輕懷柔恩賜,即不再厚往薄來,朝廷不奢靡招待,船馬不勞力運送,天子賞賜有度。”

“重貿易往來,準許使臣攜帶足量的物件到大慶內交易,至於價值幾許,能賣出幾成,他們從大慶回購什麽商品,此事交由百姓來抉擇。倘若舶來品物美價廉,利於民生,任由百姓購置又如何?倘若大慶所造之物,頗得四夷藩國喜愛,則百姓農忙之餘,可事作坊生產,多了活計。”

且不說絲綢、茶葉、陶瓷這些常年暢銷的,單論鐵鍋、紙張、毛筆……這些日用的,大慶人與四夷藩國做生意就不會虧本。

有臣子站出來駁問道:“依裴給事中所言,若是沒了恩賜,四夷藩國還會長途跋涉到大慶來?”

裴少淮沒有論因果,隻道:“若是沒了恩賜便不來,自也不必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