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廣告播出,到第二天下午曹玉昆出去看行情,就已經能看到街邊的不少店鋪,開始有人主動找“那個酸酸甜甜一口梅”買了。
隻能說,這個年代的電視台廣告費雖然貴,但的確是流量巨大。
等到又過一天,周愛敏被公司催著不得不回去工作了,到中午時候,她就又悄悄打電話來,說大家見了她都問,那個酸酸甜甜一口梅是不是真的好喝,而且有同事代她回答,說是很好喝,也就是說,已經有人在買著喝了。
這都毫無疑問是好現象。
在當初的飲料廠產品庫和配方名單裏選單品的時候,曹玉昆把飲料廠當時能生產的單品,全都逐一的品嚐過,而且不止一遍,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酸梅汁,作為登陸紅空的第一款單品——其實北方人,尤其首都人,貌似更喜歡喝酸梅汁、酸梅湯這一類的飲料,但實情並非如此。
無論南北,甚至無論人種、民族、地域、國度,大家愛喝的,隻是那口甜而已,碳基生物躲不開的宿命。
商品化時代,人們在市麵上能買到的一切可以被稱為飲料的東西,歸根到底也全都是糖水,外加一些各種風味的調配而已。
原本廠子的配方裏,酸梅汁就是甜的,現在隻需要把酸度稍稍調低一點,這酸梅汁就完全變成甜爽可口的東西了,隻在回味時,喉頭舌尖,會留下那麽微微的一點酸,不惱人,反而很勾人。
單純說產品本身,曹玉昆覺得完全能吃得開。
所以在正式決定要跑來紅空開拓市場之後,他在自己工廠的產品上,壓根兒就也沒費過多少心思,反而把心思都花到了廣告和促銷的手段上。
現在看來,反饋尚可。
然而,他不曾料到的是,接下來事情發展的進度,很快就超出了他的預料。
說不好是劉天王加周愛敏的這一對代言人組合太有號召力,還是“酸酸甜甜一口梅”這句廣告詞比較朗朗上口、有記憶點,又或者是隨著不少人開始買、開始喝,“再來一瓶”這個小活動的隨機中獎,讓大家都很感興趣,覺得新奇又有便宜占,再不然……也可能單純就是酸梅汁打中了此時紅空人的口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