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懷心思沒有擅動的諸侯外,還有許多在各地不得誌的寒門士子或能人誌士,得到漢皇退位、張循即將登基的消息後開始動身趕往洛陽。
太平道早已發出招賢令,隻是之前很多人都在觀望罷了。現在,黃巾軍已經擊敗了李傕、郭汜,拿下了關中平原,掌握了三大州、數百萬人口、二十多萬的軍隊。
顯然,黃巾軍已經成了天下最大的一股勢力,並且還要最先登基稱帝,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真正的改朝換代。因此,這些人想要趁張循還沒有統一天下的時候,加入進去,搏一搏前程未來。
這方麵,並州慮虒的陳紹已經給大家做了個極好的例子。從一個被漢廷免職的前普通知縣,幾年時間幹到了並州牧,最有實權的封疆大吏。這樣的前途,對許多已經沒落的寒門士子來說,哪怕將來失敗被殺頭都願意幹啊!
這自然就是張循希望看到的。
這時候天下信息流通不便,除了少部分世家大族外,一般的寒門士子很難掌握各州各郡各諸侯的具體情報,看不清天下大勢。因此,張循率先登基稱帝,就可以占據輿論上的先機,吸引來一批想要做官的士子和人才歸附他。
果不其然,在張循登基之前,高順、許褚、徐晃、樂進、李典、郭嘉、荀攸、戲誌才、徐庶、楊修、法正、諸葛瑾等等,或自薦,或被邀請,或被張循的情報人員綁架來到洛陽,然後被太平道治下軍隊強盛、百姓安樂、生機勃勃的景象所吸引,最終加入了太平道,一起為實現太平盛世而努力。
初平五年(194年)八月初一,天氣晴,洛陽城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全城戒嚴,防備諸侯細作搗亂。
從早上辰時開始,在大儒蔡邕的主持下,在上千名文臣武將與軍民代表的見證下,張循先祭祀天地,然後祭告張角、張梁、張寶三公將軍靈位,最後換上袞冕龍袍,來到洛陽北宮的崇德殿,在金鑾寶座上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