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多爾袞、多鐸、嶽托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山脊。
隨即,這些旗主與固山額真紛紛向皇太極請罪,又言豪格可能的不幸遭遇。
皇太極的臉色陰晴不定。
他以綢巾掩麵,時而輕咳,時而劇烈,內心的痛苦與身體的不適交織在一起。
多爾袞的目光在皇太極咳嗽之際,幾度閃爍。
他試探問道:“陛下,此役我軍損失慘重,已動搖根基,或許我們應當考慮撤兵,以保全剩餘的兵力。”
皇太極此刻的心情,猶如溺水之人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他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杏山之戰上。
由於距離遙遠,關於那裏的戰況信息比漢旗之戰更為模糊。
僅有零星的哨騎返回,報告稱二黃旗主阿山與白圖引正與杏山守軍激戰正酣。
尤其是對青牙軍輜重兵駐守的長嶺山,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若此時撤兵,不僅意味著二黃旗的努力付諸東流,更讓豪格的犧牲變得毫無意義。
更糟糕的是,現在召回二黃旗的兵馬已為時過晚。
現在隻能靜候佳音,期盼那邊傳來勝利的消息。
一旦攻占杏山,切斷明軍的後路,一舉將其殲滅。
即便大清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也是值得的。
畢竟,明國精銳盡集於此,尤其是那令皇太極恨之入骨的青牙軍。
一旦將其徹底摧毀,明國將再無可用之兵。
察覺到皇帝沉默中的堅決,作為其心腹的英額爾岱自然挺身而出。
輕咳一聲後,英額岱開口道:“諸位旗主與固山大人,盡管我大清損失慘重,但此刻退兵絕非上策,至少,我們應靜待二黃旗的戰報。
“當前局勢,女兒河畔的明軍所受損失遠超我軍,他們已無力對我軍陣發起攻勢。
“而錦州傳來的情報也證實,盡管城內外明軍會合,但我軍成功擊殺了明國總兵牛苛與守達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