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之前在歐洲作戰的時候,已經大規模部署各類裝甲車了,其中不乏七八噸重的大型裝甲車。
這種裝甲車在野外作戰的時候其實也挺好用的,而在城市作戰裏其實也還行,這種裝甲車除了自身的機槍火力外,還會搭載多名士兵作戰。
這種裝甲車,更類似於後世的一些步兵裝甲運輸車。
還有一些不運輸士兵,隻負責提供火力輸出的裝甲車,一般都是三四噸重,搭載多挺重機槍,機動性更好一些。
但是這些裝甲車也都有著缺點,那就是都屬於薄裝甲的車輛,一般來說正麵裝甲還好,基本都不錯,但是側麵乃至尾部裝甲就不太行了,很難抵擋近距離的十一毫米的線膛步槍的子彈。
這是因為當代的機動車輛所搭載的發動機馬力還太行,同時發動機,變速箱等車體本身的重量也非常重,如果再鋪設太厚裝甲的話那麽機動性就很差了。
這就是為什麽當代的大型裝甲車輛,看似也有七八噸,但是裝甲依舊薄弱的緣故。
畢竟基礎技術也就那樣,做不出來太好的。
而這種裝甲車輛到了城市等複雜環境下,麵臨各種側翼甚至來自後方的火力打擊,那隻是土著叛軍手裏的一些單發線膛步槍的火力打擊,都有可能被擊穿。
不得不說,這其實也挺尷尬的!
楚軍幾次嚐試使用現有的一些裝甲車輛在歐洲的城市作戰,效果其實也挺好,但是安全風險依舊非常高。
這導致了前線一些裝甲兵們為了抵抗可能存在的土著叛軍的側後火力襲擊,往往會自行在側後方的關鍵位置上,額外加裝鋼板。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一線部隊裏,對全方位重甲保護的裝甲車輛單位有著急迫的需求!
以前的楚軍的裝甲車,主要是用來野戰的,突擊作戰的,對側後裝甲不算太重視,但是現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