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師古如此作為,再加上李世民將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交給崔氏來運營,李讓很快便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節。
書院本就是他牽頭弄起來的,書院想要擴大規模,甚至將手伸到大唐各地,他將會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因此,他若是同意出任文學院祭酒,等到文理學院合並的時候,文學院就能理所應當的壓過理學院一頭。
想到這裏,李讓不由得有些遲疑。
在他的謀劃之中,文學院和理學院的職能是不一樣的。
治國,自然還是需要文學院裏的正統讀書人去做。
畢竟讓理學院的學子們去處理政務,專業也不對口,他們也未必能處理得了地方上的各種繁雜事務。
而理學院的主要任務,是推動整個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包括社會經濟,社會生產力,以及國防等等。
一者治國,一者經世,兩者齊頭並進。
見李讓陷入沉思,顯得很是遲疑,崔慎不由得搖頭道:“李世兄是否是在擔心文學院壓過理學院一頭,會阻礙理學院的發展?”
李讓回神,有些詫異的看著崔慎。
心想世家子果然不一般,一眼便能看出他的心思。
既然被崔慎一言道破心中所想,李讓也就不再賣關子,當即頷首道:“不錯,文理二院職能不同,以文禦理,或是以理禦文,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情!”
這話一出,崔慎頓時一臉認真道:“不錯,這便是家師為何一定要請李世兄出任文院祭酒一職的根由所在!”
李讓皺了皺眉,眼中閃過一抹疑惑。
崔慎直視著李讓的雙眼,緩緩開口道:“李世兄雖久不在書院,但想必對文理二院的學子構成也有所聽聞。”
李讓一愣,疑惑道:“此事,與書院的學子有何關聯?”
“有關聯,大有關聯!”
崔慎的神色嚴肅起來,他緩緩開口道:“理學院的學子,多來自於勳貴官宦之家,背景深厚官路平坦,可理學院的學子,多來自於寒門,莊戶,商賈之家,李世兄以為,兩者可否能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