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道是屠龍者終成惡龍。
穀梁學派取代公羊學派之後,也對大唐的文化,教育資源形成了壟斷。
甚至連官場,也被世家所壟斷。
現在崔慎舊事重提,便相當於要重走穀梁學派的老路,這何止是格局遠大?
這更是一場豪賭。
賭贏,便如李讓所說,天下人所學的,都是清河崔氏的學問。
崔氏哪怕覆滅了,百世之師的名頭也不會倒。
甚至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孔氏。
但賭輸,天下世家,必將對崔氏群起而攻之,因為崔氏不僅背棄了自己的階級和立場,更是掀掉了世家吃飯的桌子。
這樣的事情,就連李世民都不敢幹。
李讓死死的看著崔慎,問道:“這是你的主意,還是崔氏的打算,崔氏不怕被全體世家唾棄嗎?”
崔慎直視著李讓的雙眼,緩緩說道:“隴西李氏覆滅之時,我崔氏便已經預料到了大唐將迎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隴西李氏的下場,讓我崔氏意識到世家也不是無敵的,在天下百姓麵前,世家若是做得太過,同樣是一葉扁舟。”
“更不要說,活字印刷術和新式造紙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千金易得書籍難尋的局麵。”
“大勢傾軋之下,我世家若是不做出改變,恐怕也難逃覆滅之局,我崔氏若是不想走上公羊學派的老路,唯有改變,唯有變革。”
“我崔氏大儒苦思冥想之下,唯一想到的破局之策,便是將我崔氏徹底送上神龕,唯有成為聖人,崔氏才能在曆史長河之中長久的傳承下去。”
“至於其他世家,乃至於各家王朝,在保證我崔氏的家族傳承麵前,也不過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而已。”
說到這裏,崔慎不由得頓了頓,話鋒一轉道:“在下記得,曾經李世兄對莒公說過一句話,原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說句實在話,對於這句話,在下一直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