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說匈奴乃是夏之遺民,臣無二話,說羌乃商周之方,臣也能認下,但是這鮮卑……他怎麽也成正朔了??”
此刻,魏內知名的兩位大學者正坐在曹髦的對麵,很是困惑。
這兩位大學者,一人喚作馬昭,沒錯,跟那位故人就差了一個死字,另外一個喚作張融。
值得一提的是,這倆人都是鄭學的忠實支持者。
別看廟堂一直都提倡王學,鄭學的影響力依舊是不可小視的,名士輩出,孫炎不在,還有別人來頂替他的位置。
曹髦聽聞這兩人想要見自己的時候,還以為是要搞竹書紀年,沒想到,他們居然是為了阮籍的事情而來的。
阮籍召集了著作郎們,開始編寫書籍,用來追溯國內各族的過去和演變。
這件事當然是瞞不住。
阮籍做的很高調,同時還邀請了一大批的諸族名士。
例如鮮卑的沙漠汗,匈奴的劉宣,氐人李慕,羌人姚柯回等等。
至於為什麽沒有羯。
實際上,羯在此刻隻是匈奴的一支部落而已,而且還是匈奴之中地位比較低下的一支。
曾被匈奴貴族當作奴隸兵來用。
後來的領袖石勒,父祖都是部落的統帥,卻還要親自到洛陽去販貨,就能看出他們的生存環境其實並不好,而且還會受到匈奴的束縛和管理。
阮籍召集這些人之後,就繼續商談追溯的工作,同時給諸族擬定姓氏。
對沒有姓名的進行賜姓,而原先的幾個大姓則是進行統一的更換。
這件事在洛陽內裏引起了不少的影響。
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好奇,覺得有趣,也不曾覺得有什麽不妥當。
但是,也有覺得不合適的。
例如過分強調尊卑和天命的鄭學一部分學者們。
曹髦看著麵前的兩位大學者,馬昭出身扶風馬氏,可謂是名門裏的名門,張融略差一點,但是名望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