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部展開了一場爭奪繼承權的鬥爭。在開始的時候,蔣介石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競爭者。
權力在汪精衛、胡漢民和廖仲愷三人中角逐,因為孫中山生前認定他的同鄉廣東人比其他省份的人更聰明,更富於革命性,不想外省的一匹“黑馬”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孫中山一邊與當時的背叛和種種欺騙行為進行鬥爭,一邊繼續帶頭表現出高尚的品質和對他人的淳樸的信任。其他人似乎並不急於仿效他,在他58歲及隨後的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時,他再次將精力集中到基本理想的實現上。
每個人都知道孫的革命意味著推翻清朝統治,取消不平等條約,保障中國的主權和統一。但這些雄心抱負是模糊不清的。
少數完全堅持自己思想觀念的共產黨人參加了國民黨,這些共產黨人知道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麽,並且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在立法措施上得到了良好的指導。然而,什麽是國民黨自己要做的呢?什麽是國民黨自己所確切主張和堅持的呢?
孫博士的三項原則——三民主義——已得到表述,但卻未得到解釋。他目前正試圖通過持續數月的每周一次的係列演說來彌補這個不足。
孫中山曾被批評為一個空洞貧乏的理想主義者,但這種批評並不完全公正。
由於中國語言的特點,使三項原則本身的確切含義顯得含混不清。
第一項原則——通常被解釋為民族主義,在中文裏其字麵含義是種族,而更廣泛的含義則是強調國家的團結統一;第二項原則通常被稱為民主主義,它有著兩個類似於第一項原則的中國漢字:民權,意思是人民的權利;至於第三項原則“民生”,它有時被描述成社會福利或社會主義,並且孫博士本人就曾論述說它並不比共產主義遜色,但民生的字麵含義無疑更接近其原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