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第暫時靠那份微薄而固定的薪俸生活。這一年他已經23歲了,是該成家立業的時候了。1936年5月,威爾第和瑪格麗特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這段婚姻顯然很美滿,這對年輕的夫婦去了米蘭一趟,接著又回到布塞托,住在一間公寓裏。他們的家離巴雷吉加不遠,這裏慢慢變成了城裏愛好音樂的人士聚會和演奏音樂的中心。
威爾第工作繁忙,他是音樂學校校長,又是愛樂指揮。他授課,舉行音樂會,為曼佐尼的悲劇《阿德爾齊》和《卡馬尼奧拉伯爵》譜寫合唱曲。歌劇《奧貝爾托》也脫稿了。這些作品沒有傳世,大概是他本人後來銷毀了,也許是在遷徙中遺失的。
9月的時候,亦師亦友的拉維尼亞去世了,這使威爾第哀慟不已。拉維尼亞的去世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打擊,威爾第想借著老師的幫助,在米蘭上演自己歌劇《奧貝爾托》的希望也破滅了。從1835年7月離開米蘭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年了。恩師已經去世,他的朋友很快會把他忘記,沒有人對他感興趣,他的歌劇會永遠埋沒在布塞托。他寫信給瑪西尼,問他蒙查的職位是否還空缺。他坦承他對教堂音樂並不十分喜愛,但布塞托偏僻狹小,無法發展,蒙查接近米蘭,機會應該會比較多。
普羅韋西繼任人選之爭,使政教分離這一傷痕難以愈合。雖然沒有人對威爾第的職位提出質疑,但他的支持者實際上並不關心他的音樂成就,他們隻是想利用他打敗教會。擁護教會的人也如此。
1937年3月,瑪格麗特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維吉妮亞·瑪麗亞·盧姬亞。
史卡拉歌劇院的經理換了一個叫梅利裏的人,威爾第想獲得他的支持演出《奧貝爾托》,但是沒有結果。1838年,威爾第去了米蘭,在這裏,一個出版商出版了威爾第的《聲樂和鋼琴浪漫曲集》,這是他未出名時的第一部作品集。這不是什麽非凡的傑作,但是在這幾首浪漫曲裏,就已經可以看出許多年後在《遊吟詩人》《利哥萊托》和《阿依達》中出現過的幸福的、獨特的、創造性的幻想。作品中有六首曲子,四首是意大利的詩作,另外兩首是歌德《浮士德》中兩首歌的意大利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