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國大民:王誌綱話說中國人(繼林語堂《吾國與吾民》之後又一部寫透中國國民性的力作。《吾國與吾民》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大國大民》讓中國人讀懂中國人)

文化大省

字體:16+-

經濟上並不顯山露水的陝西,卻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大省,陝西的這三幅麵孔映照在文學藝術上,就是為讀者所熟知的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這三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他們三個就分別來自榆林(陝北)、西安(關中)和商洛(陝南)。

很多人對陝西的認識,或許是《平凡的世界》裏“連綿的黃土高原”“枯黑的草木”“鋪天蓋地的大風”和“枯黃的背景色”,或許是《白鹿原》上令人直掉口水的一碗油潑辣子麵,或許是《廢都》裏那座頹唐迷離的西京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雖然他們三人同屬現實主義流派,但在他們的作品中仍然能清晰地辨識出各自的文化底色。從商洛山地走出來的賈平凹,是三人中陰柔色調較濃的一位。來自陝北黃土高原的路遙,來自關中白鹿原一帶的陳忠實,則更有沉鬱頓挫、憂鬱蒼涼的西北風情。

他們三人的共同特點就是為文學獻身,但走法不一樣:路遙用力過猛,英年早逝,用生命和靈魂向繆斯女神致敬;賈平凹才情橫溢,算是文壇獨行俠;而陳忠實則是在一個短跑衝刺的時代規規矩矩地跑馬拉鬆,一部《白鹿原》寫了二十年,最後也算是修成正果。三個人都很了不起。

我在做記者年間,專程到西安采訪過陳忠實。當時他暴得大名不久,一群陝西人圍著他,把他捧上天。我見到他時,他已經從一個苦作家、熬了二十年的鄉村教師,一躍成為了廳級幹部,但還是保持著樸實的特點。他臉上如同刀刻的紋路跟張藝謀很像,像黃土高原的溝壑一樣,是最適合搞木雕的對象。

采訪中我曾經問他:“當初在整個中國的兩支文化軍隊,一個就是陝軍,一個是湘軍。它們之前不分伯仲,但是很遺憾,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衝擊下麵,現在湘軍已經**然無存,唯獨陝軍還能撐得起這個旗幟。這是不是因為這邊比較偏僻,市場經濟的衝擊波還到不了這個地方?還是你們這邊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