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遷住白馬湖上後三天,我在火車中遇見一個朋友,對我這樣說:“山水間雖然清靜,但物質的需要不便之外,住家不免寂寞,辦學校不免閉門造車,有利亦有弊。”我當時對於這話就起一種感想,後來忙中就忘卻了。
現在春暉在山水間已生活了近一年了,我的家庭在山水間已生活了一月多了。我對於山水間的生活,覺得有意義,又想起了火車中的友人的話。寫出我的幾種感想在下麵。
我曾經住過上海,覺得上海住家,鄰人都是不相往來,而且敵視的。我也曾做過上海的學校教師,覺得上海的繁華和文明,能使聰明的明白人得到暗示和覺悟,而使悟力薄弱的人收到很惡的影響。我覺得上海雖熱鬧,實在寂寞,山中雖冷靜,實在熱鬧,不覺得寂寞。就是上海是騷擾的寂寞,山中是清靜的熱鬧。
在火車裏的幾小時,是在這社會裏四五十年的人生的縮圖。座位被占,提包被偷等恐慌,就是生活恐慌的縮形。倘嫌山水間的生活的寂寞,而慕都會的熱鬧,猶之在隻乘四五個相熟的人的火車裏嫌寂寞,要往別的擁擠著的車子裏去。如果有這樣的人,他定是要描寫擁擠的車子而去觀察的小說家,否則是想圖利去的pickpocket(扒手)。
我在教授圖畫唱歌的時候,覺得以前曾在別處學過圖畫唱歌的人最難教授,全然沒有學過的人容易指導。同樣,我覺得在社會裏最感到困難的是“因襲的打破難”。許多學校風潮,許多家庭悲劇,許多惡劣的人類分子,都是“因襲的罪惡”,何嚐是人間本身的不良。因襲好比遺傳,永不斷絕。新文化一次輸入因襲舊惡的社會裏,仿佛注些花露水在糞裏,氣味更難當。再輸入一次,仿佛在這花露水和糞裏再注入些香油,又變一種臭氣。我覺得無論什麽改造,非先除去因襲的惡弊終歸越弄越壞。在山水間的學校和家庭,不拘何等孤僻,何等少見聞,何等寂寥,“因襲的傳染的隔遠”和“改造的容易入手”是實實在在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