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診病的要訣是什麽呢?”
岐伯答:“關鍵在於理解天、地、人三者的相互關係。比如,隨著季節的更替,人體的五髒之氣也會有所變化。春天和初夏,天氣漸暖,地氣萌生,人體的肝氣也隨之活躍;春夏之交,天氣明朗,地氣盛長,脾氣就與之相應;夏天,天氣最熱,地氣上升,人體的頭部氣血充盈;進入秋冬,天氣轉涼,開始有蕭瑟之感,這時人體的肺氣較為旺盛;秋冬之交,天氣更冷,出現冰凍,地氣潛藏,人體的心氣與之相應;冬天最冷時,陽氣深藏,地氣密閉,人體的腎氣最為旺盛。
“因為人體的五髒之氣會隨著天地的陰陽之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春天針刺時,應選取經脈上的穴位,刺得稍深一些,達到肌肉紋理的層麵,一見到血就停針。如果病情較重,留針時間要長些,等氣血流通後再拔針;病情輕的,留針時間短些,氣血循環一周後即可拔針。
“夏天針刺時,應選取孫絡上的穴位,也是見血即停針,以排出病邪,然後用手指按住針孔,等氣血循環一周後,病痛就會消失。
“秋天針刺時,主要刺激皮膚,順著肌膚的紋理進針,不論刺上部還是下部的穴位都采用這個方法。同時,要密切觀察病人的神色變化,一旦有好轉的跡象就可以停針。
“冬天針刺時,要深刺筋骨間的穴位,病情重的可以直刺深入,病情輕的可以從不同方向斜刺,而且進針速度要慢。
“總之,春夏秋冬四季針刺的方法各不相同,必須根據氣血運行的位置來確定針刺的部位。如果春天刺了夏天該刺的部位,就會損傷心氣,導致脈象混亂,心氣虛弱,邪氣深入骨髓,病就很難治好了。而且,心火不能滋養脾土,病人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氣息微弱的症狀。同樣地,如果春天刺了秋天該刺的部位,就會損傷肺氣,引發咳嗽等肺部疾病;如果春天刺了冬天該刺的部位,就會損傷腎氣,導致腹脹等症狀。其他季節誤刺的情況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