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向岐伯請教:“我想了解衛氣在人體內是如何流動的,它何時離開身體,何時又回來?它的循環路徑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道:“我們可以將一年比作十二個月,一天比作十二個時辰。子時代表正北方,午時代表正南方,連接南北的線我們稱之為‘經’。卯時代表正東方,酉時代表正西方,連接東西的線我們稱之為‘緯’。天空中的星星按照這些線路循環移動,分布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個方向有七個星宿,總共是二十八個星宿。東方的房宿和西方的昴宿構成了緯線,北方的虛宿和南方的張宿構成了經線。
“太陽從東方的房宿開始,沿著黃道經過南方到達西方的畢宿,這段時間包括卯、辰、巳、午、未、申六個時辰,也就是白天,屬性為陽。然後,太陽從西方的昴宿開始,沿著黃道經過北方抵達東方的心宿,這段時間包括酉、戌、亥、子、醜、寅六個時辰,也就是夜晚,屬性為陰。在一個晝夜中,衛氣在人體內流動五十周,白天在陽分流動二十五周,夜晚在陰分流動二十五周,並且在五髒之間循環。
“早晨,衛氣結束了在陰分的循環,陽氣上浮至眼睛,我們就會醒來。然後,衛氣從眼角向上流至頭部,順著脖子後麵流到背部,最後到達小腳趾的外側。同時,有一部分衛氣從眼角分出,沿著手臂流至小手指的外側;另一部分則從眼角分出,沿著腿部流至第四腳趾。接著,衛氣又向上流至手臂,流至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在耳朵前方,所有的衛氣匯集在一起,流入臉部,再向下流至腳背,分散至中腳趾之間。另外,還有一條分支從耳朵下方流至手臂,注入食指和大拇指之間,再流入手掌中心。到達腳部的衛氣,進入腳心,從內踝流出,注入腎經,在陰分中流動。然後,它沿著腎經分出的陰脈向上流動,再次匯集在眼睛,最後在睛明穴會合。這就是衛氣在人體內的一周循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