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為古代醫家托軒轅黃帝之名而作,為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對,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係,奠定了中醫學的發展基礎。
《黃帝內經》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經驗,汲取和融會了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關係,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課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係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兩千餘年來,曆代醫家正是在《黃帝內經》所提供的理論原理、應用技術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論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和創新,使中醫學術得到持續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體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也是《黃帝內經》之所以被曆代奉為“醫家之宗”的重要緣由。及至今日,《黃帝內經》對中醫學術的研究發展及臨床實踐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曆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曆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但從未有過如歐洲一樣慘痛的經曆,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