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漢文學史綱要

第三篇 老莊

字體:16+-

周室寖衰,風人輟采;故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誌士欲救世弊,則窮竭神慮,舉其知聞。而諸侯又方並爭,厚招遊學之士;或將取合世主,起行其言,乃複力斥異家,以自所執持者為要道,聘辯騰說,著作雲起矣。然當時足稱“顯學” 者,實止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道家書據《漢書》《藝文誌》所錄有《伊尹》、《太公》、《辛甲》等,今皆不傳;《鬻子》、《筦子》亦後人作,故存於今者莫先於《老子》。老子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蓋生於周靈王初 約西曆紀元前五七○ 。嚐為守藏室之史,見周之衰,遂去,至關,為關令尹喜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也。今書又離為八十一章,亦後人妄分,本文實惟雜述思想,頗無條貫;時亦對字協韻,以便記誦,與秦、漢人所傳之黃帝《金人銘》,顓頊《丹書》等 見第一篇 同: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老子嚐為周室守書,博見文典,又閱世變,所識甚多,班固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蓋以此。然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其無為者,以欲“無不為”也。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