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集外集

一九二六年

字體:16+-

“癡華鬘”題記

嚐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響。即翻為華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明徐元太輯《喻林》,頗加搜錄,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佛藏中經,以譬喻為名者,亦可五六種,惟《百喻經》最有條貫。其書具名《百句譬喻經》;《出三藏記集》雲,天竺僧伽斯那從《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鈔出譬喻,聚為一部,凡一百事,為新學者,撰說此經。蕭齊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師求那毗地出。以譬喻說法者,本經雲,“如阿伽陀藥,樹葉而裹之,取藥塗毒竟,樹葉還棄之,戲笑如葉裹,實義在其中”也。王君品青愛其設喻之妙,因除去教誡,獨留寓言;又緣經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癡華鬘》竟”語,即據以回複原名,仍印為兩卷。嚐稱百喻,而實缺二者,疑舉成數,或並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為二事也。尊者造論,雖以正法為心,譬故事於樹葉,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牽;今則已無阿伽陀藥,更何得有藥裹,出離界域,內外洞然,智者所見,蓋不惟佛說正義而已矣。

中華民國十五年五月十二日,魯迅。

“窮人”小引

千八百八十年,是陀思妥夫斯基完成了他的巨製之一《卡拉瑪卓夫兄弟》這一年;他在手記上說:“以完全的寫實主義在人中間發見人。這是徹頭徹尾俄國底特質。在這意義上,我自然是民族底的。……人稱我為心理學家(Psychologist)。這不得當。我但是在高的意義上的寫實主義者,即我是將人的靈魂的深,顯示於人的。”第二年,他就死了。

顯示靈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學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樣的作者。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隻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麵目和身體也表示著。又因為顯示著靈魂的深,所以一讀那作品,便令人發生精神的變化。靈魂的深處並不平安,敢於正視的本來就不多,更何況寫出?因此有些柔軟無力的讀者,便往往將他隻看作“殘酷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