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燕山夜話

北京的古海港

字體:16+-

古代的北京有海港嗎?回答:有海港。

那末,什麽地方是古海港呢?回答:就是什刹海和積水潭的那一片水麵。

這個海港現在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一段曆史卻很值得我們研究。

大家都知道,當著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即公元一二九一年的時候,精通天文、地理、曆法和水利的大科學家郭守敬,奉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命令,負責修通元大都(即北京)到通州的運河,使往來於江南的漕運船舶,能夠把南方的糧食,直接運到大都。

為了完成這一項巨大的工程,郭守敬做了艱苦的努力。他根據他的父親郭榮和他的老師劉秉忠傳授的知識,再加上自己實地調查和測量的結果,製訂了細密的計劃,並且親自指揮施工,經過一年多的工夫,終於修成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這一段運河,命名為“通惠河”。這在曆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件事。

據《元史》《郭守敬傳》載,修建“通惠河”的主要經過是:“中統三年,……北祖召見,麵陳水利六事。其一,中都舊漕河東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歲可省雇車錢六萬緡。……至元二年,……又言:金時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廬溝一支,東流穿西山而出,是謂金口。……今若按視故跡,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廣京畿之漕。……帝善之。二十八年,……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源,別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複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帝覽奏喜曰:當速行之。……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舢艫蔽水,大悅,名曰通惠河。”

元代的詩人傅若金,前以《海子》為題,寫詩吟詠什刹海,其中也有“舢艫遮海水,仿佛到方壺”的詩句,與《元史》所載忽必烈“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的情形完全一致。這就表明,當時漕運的船舶可以直接駛到元代大都城的“海子”裏來。由於船舶擁擠,以至水麵都被遮住,幾乎看不見了。這個海子當然隻是人工造成的小內海,但是,它完全成了一個裝卸漕糧的港口,則是毫無疑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