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海內”,[1]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先後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相繼兼並韓、魏、楚、趙、燕、齊六國,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統一的王朝,開創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新格局。
秦王朝的統一事業,是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的共同向往和共同追求。自從周王室式微,特別是戰國以來,諸侯紛爭,稱雄割據,人民深受戰爭動亂之苦,迫切要求重建統一的國家,以便有一個和平安寧的生活環境。秦朝的統一戰爭迎合了人們的這一想法,“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2]因此,它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麵,在廣袤的疆域裏建立起統一的大帝國。
軍事的統一迅速得以實現,但如何鞏固這一軍事上的統一,就已不是單靠軍事的力量所能完全解決得了的。秦王朝的統治者們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於是秦王朝在依靠軍事上的實力實現政治上的統一的同時,便著手進行全國的法令、文字、貨幣、度量衡的統一工作,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以期將一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的國家置於皇帝一人的統治之下,並以期建立千古一係的不朽偉業。這便不得不涉及到政治的統一與文化的統一等相關聯的問題。
相對說來,政治的統一為文化的統一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文化方麵的某些製度、設施完全可能因政治勢力的幹預而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但是,文化的運動畢竟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運動,它的某些方麵,諸如人們的文化心理素質、思維習慣等深層結構,往往並不因政治的變化而發生顯著的變化。事實上,秦帝國的建立畢竟是僅僅依靠武力的征服,其政治上的變動過速過劇,也不可否認超越了人們心理上的實際承受能力。因此,當秦王朝積極從事文化方麵的變革與統一時,博士淳於越便明確表示反對,提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3]期望秦王朝決策者在製定文化政策時,充分考慮和尊重已有的文化傳統,在保持社會秩序持久穩定的前提下,進行漸進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