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決定脫離現實政治的依據是政協會議的成功,而迫使他不得不再停留在現實政治中的原因恰恰也在這個政協決議上。
政協決議對中共和梁漱溟等第三方麵來說,當然是一個成功的決議。但對國民黨而言,由於損失太多,便對政協決議稍有不滿,對決議的貫徹執行構成一定威脅。這些威脅幾乎在政協決議通過的一刹那就已存在。
1946年1月31日上午8時,政協在國民政府禮堂召開綜合小組會議,清理匯總各項問題所達成的協議,並商決尚未取得協議的問題。會議一直開到下午2時,才對各項問題取得最後一致的意見。一個小時後,國民黨中央就在離政協會議不遠的中央黨部召開長達三個小時的會議,穀正綱、張道藩等人在會上大吵大鬧,頓足嚎叫,哭訴政協決議使國民黨一切都完蛋了,什麽也沒有了,憲法草案十二條原則把1936年5月5日立法院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即“五五憲草”)中確立的黨國一體、總統集權等原則破壞無遺了。他們對政協決議尤其是憲法草案表示不滿,而蔣介石則一任他們哭鬧,一言不發。直到最後,蔣介石才說:我對憲法草案也不滿意,但事已至此,無法推翻原案,隻有姑且通過,留待將來再說。好在這僅僅是一個草案,且為黨派協議,還有待取決於全國人民。等到將來開國民大會時再說吧。很顯然,在蔣介石的心目中,他並不準備將政協決議付諸實施。
國民黨、蔣介石對憲法草案原則的不滿主要集中在權力的分配上。這個草案基本推翻了孫中山畢生鼓吹的五權憲法,接受了張君勵吸收英美憲法而設計的內閣負責製。湊巧的是,孫科希望做行政院長,因此在憲法草案醞釀過程中點頭承認張君勱的設計而不如實向蔣介石匯報,待到生米做成熟飯,蔣介石也隻好忍氣吞聲先讓憲法草案獲得通過,待將來再俟機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