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非暴力和平主義思想並不憑空而起,而是其生存環境、知識背景各方麵因素促成的,所以要說清梁漱溟非暴力和平主義思想來龍去脈及其價值,可能還要和一般的人物傳記一樣,從其家庭背景說起。
梁漱溟生於1893年,也就是甲午戰爭的前一年。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曆史的轉折點,幾乎也是五千年中國曆史的轉折點。
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洋務新政,致力於經濟發展,基本上使大清王朝重振盛世雄風。中國經濟總量快速上升到世界前幾名,在亞洲仍然是第一流的強國大國,中國人的感覺似乎又回複到“萬國來朝”的“中央大國”,所以當日本人有意在朝鮮在東北亞向中國挑釁時,一大批不明就裏的所謂清流派依然主張予以嚴懲,似乎大清王朝還像過去為亞洲的盟主,肩負著維持亞洲和平的責任。
不料,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早已不再是中國文化的擁躉,明治維新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脫亞入歐”,遠離中國文明,轉身向西,與西方先發國家建立新型的兄弟關係和同盟。經過一番政治改造,日本雖然與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化程度還有很大差別,但西方國家能夠感到日本的真誠,相信隻要再拉日本一把,就能夠將日本改造成一個現代民主國家,成為在遠東在亞洲的一個重要盟友。
所以,甲午一戰導致了中國五千年曆史的根本轉向,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像泡沫一樣破滅。甲午戰爭使中國舉國之力建造的北洋海軍毀於一旦,嚴重挫傷了中國人的自信心;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以及巨額戰爭賠款,使中國人喪失了自尊心。然而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甲午之戰不是敗給西方某一大國,而是敗給中國人素來瞧不起的東鄰蔓爾島國,也就是中國人時常蔑稱的“小日本”。這個刺激對於向來自尊自大的中華帝國,對於向來以老大自居的中國人,顯然太過於強烈,因而甲午戰敗在國內知識分子層麵引起的反彈也就出其不意的激烈,以至譚嗣同用“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樣悲愴蒼涼的詩句來表現人們的不安、悲傷、失望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