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勇說民國

輯二 聽聞

字體:16+-

袁世凱看上去年輕了十歲 ——《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眼裏的辛亥革命

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者來說,莫理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長期擔任《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而這個報紙也長時期影響中國曆史進程。此外,莫理循還有一個重要職務,他在民初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裏,出任袁世凱和中國政府的政治顧問,從實踐層麵直接影響中國政治。

當然,近代史研究者對莫理循的了解,主要依據20世紀80年代翻譯出版的《清末民初政情內幕》。這部巨著匯集了莫理循在華期間與各方人士的大量通信,為豐富近代中國曆史表達提供了許多鮮活史料。不過,在那本通信集中,莫理循也說了許多不太靠譜的八卦,許多道聽途說的傳聞,這是因為通信畢竟不是公開發表,無須求證,有了想法、知道一點信息就可以說。這是體裁決定的,不足為奇,關鍵要看研究者是否具有辨明真偽尋找到事實的能力。

現在不一樣了。長期研究莫理循的竇坤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讀本。這本題為《直擊辛亥革命》的資料集不是莫理循的通信,而是莫理循的通訊,是莫理循以首席記者身份在《泰晤士報》所發表的通訊。因為這些通訊是麵對西方公眾公開發表,所以莫理循格外注意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有時候我們看到他可能偏聽偏信發錯了消息,一旦被查證,他會很快在這張報紙上刊登更正。比如武昌起義爆發後,莫理循在第一時間向西方發出了武昌交戰各方具體情形的報道,強調清軍駐守武昌最高最能幹的指揮官張彪已被炸死(注:以下所引皆出自《直擊辛亥革命》,第92頁)。幾天後,莫理循通過另外渠道獲知張彪死亡的消息是假的,遂在《泰晤士報》上發布更正並提供張彪最新信息(同上,第93頁)。這就是公開通訊與私人通信在史料上的不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