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黑裙

6

字體:16+-

像巴厘島這種有風情又有宗教特點的地方,他們的民間文化也是很有特點的。安倩還記得當年在烏布看到過一種樂器,叫木琴(xylophone),遠看有點像中國的揚琴,卻沒有揚琴的琴弦,它由長短不一但同樣寬的木條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而成,有些地方也會用竹子來製作。演奏時,兩個小木槌在木塊上敲擊,木琴的底座,增加了聲音的渾厚,清脆而不刺耳,像中國的編鍾。這是巴厘島最古老的樂器,那麽在巴厘島一定有一批玩木琴的民間藝人,假如讓他們成為酒店餐飲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很好嗎?

安倩決定親自走訪當地的樂器師,她找到了一位七旬老人,個頭不高,世代都以製作木琴為生。他的後院擺著大大小小的各種木琴,都是預付了定金的顧客定製的木琴。

當安倩看到這位老人布滿老繭的雙手時,她仿佛看到每天傍晚時分,老人穿著當地的布衣,坐在酒店大堂裏敲擊樂器的情景,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文明,就這樣穿越而來。她請老人當場演奏了幾首曲子,老人靦腆地笑著,熟練地彈了幾首印尼的歌曲。在這個被綠葉環抱的酒店裏,樸素的老人,比起身著西裝的安倩,更像是原本屬於這裏的一個生靈,這個發現讓安倩激動不已。她誠懇地邀請老人到酒店演出,並特別提醒這是有償演出。老人做了幾十年的琴,從未受到過如此禮遇,他激動地表示,隻要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木琴、喜歡木琴,他不需要任何報酬。

安倩好奇地問:“那麽老人家,您希望我們為您做些什麽?”

老藝人說:“假如酒店可以幫我每年賣掉100架木琴,我覺得就很棒了!”

Kim當即阻止安倩:“安,我們是賣客房和餐飲的,到哪裏去賣這些琴啊?這又不是現代樂器,遊客想買也拿不回去呀。萬一買了郵寄回去,路上散架連裝都不知道怎麽裝回去了。這個條件可會讓我們自討苦吃的,巴厘島做琴的又不止他這一家,我們再找些年輕藝人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