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紅/
我不喜歡打球,但卻喜歡看球。尤其喜歡觀看籃球比賽,喜歡看運動員們在競技場上一決雌雄,馳騁拚殺。
我所供職的小城,每年舉辦的大小賽事,大多都與籃球有關。每一場賽事,我幾乎都不輕易放過觀看的機會。看球看得多了,便從那些涇渭分明的競賽規則中,看出了許多做人的門道,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心底便突然冒出這樣一個想法:人生如球。
仔細想想,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個圓形的“球體”,就是一場不分場次、不計時間的球賽。說得更具體一點,人生就像是一個籃球,就是一場籃球賽事。
我們所立身處世的現代社會,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球場”。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球場上所充當的角色,都有著雙重性。也就是說,在人生的球場上,我們既是運動員,同時又是裁判員。隻不過,有些人天生便隻喜歡去做別人的裁判,而從來不願別人來做自己的裁判,甚至也不願意自己當一回自己的裁判。
既是一場賽事,自然就有一定的競賽規則,一定的動作規範。人生不也同樣有著相應的處世規則,相應的行為規範嗎?以德治國,以法治國,賽場人生,同出一理。
每當賽場上的球員違規犯錯的時候,隻要裁判哨聲一響,都得舉手認錯。如果是一錯再錯的,還會受到黃牌警告,甚至會被紅牌罰下球場。作為球員,作為一場球賽的參與者,違規犯錯了,就得認罰,還要留下犯規的記錄。做人處世也應該一樣,違了規,犯了錯,就得“舉手”承認,就得認“罰”,就得認真吸取教訓,免得再次重犯。要不,就會收到“上級”或“領導”出示的黃牌。嚴重者,甚至會被“罰出場外”。
賽場上的球員,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前鋒、中鋒、後衛、中場、門員。各有各的職責,各有各的位置,相互配合,攻防兼備。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也同樣有著不同的分工,擔負著不同的職責。士農工商,各得其所,各歸其位,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