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那些時光教我的事

遠方不遠

字體:16+-

/李智紅/

記得我走向生命中的第一個遠方,是在十一歲的那年。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跋涉。那時,我剛好在寨子裏的小學校上三年級。

我的故鄉坐落在雲南西部一條非常有名的大河東岸,那是滇西大高原深處一個偏僻閉塞而又平淡無奇的彝族寨子。我生下來剛一張開眼睛,所能看見的,便是一片窄窄的天空,便是一片莽莽蒼蒼的群山,便是一條深邃莫測的峽穀。因而,像我這樣一個山裏生、箐裏長的彝家娃子,能夠在十一歲的時候便獨自一人跋涉遠方,冒冒失失地闖**縣城,在我們的寨子曾經被傳為佳話。大人們都一致認為,那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了不得的事件。

在我從呱呱墜地的嬰孩到十一歲的這段童年生活中,我和寨子裏的小夥伴平時玩耍的活動範圍,從未曾超出過方圓五公裏的距離。即便偶爾走得遠一些,也就是打豬草、撿菌子常去的響水箐和牧羊、砍柴、燒野蜂、套野兔的中梁山。那也不過就離家方圓七八公裏的路途,算不得太遠。所以,當我從簡單的小學課本上知道了在我們的寨子以外還有著一個更大、更精彩的世界的時候,便對大山以外的遠方萌生出了許多美好的想象和熾烈的神往。

我總在企盼,企盼著有一天能夠走出大山,到真正的遠方去走走。

記得我正式把到想象中的遠方去走走的想法付諸行動,是在1974年一個陽光格外明亮的秋天。那天早飯後,學校剛好要放三天的農假,出於一個山村少年對遠方的長久向往,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決計獨自到神往已久的縣城老街走上一遭。我趁父母都下地幹活的機會,自己做了一個足夠吃上兩天的苦蕎粑粑,給父母留了一張歪歪扭扭的便條後,便懷揣著平時撿橡籽、拾鬆香賣給供銷社攢下的三塊九毛錢,獨自一人踏上了那條陌生的,能夠通往縣城的鹽茶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