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前總裁郭士納先生有一次去英國出差,當時他經過一家IBM公司的電腦銷售店,於是決定進去看看。店員很親切地接待了他,然後問他是否要購買電腦,郭士納並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在店員的引導下在店內觀察起來。店員並不認識他,以為對方是一個普通的顧客,於是努力想辦法推薦自己的一款新電腦。
在介紹產品的過程中,口齒伶俐的店員一口氣說出了新電腦中的十項新技術,還津津有味地談論起了那些顧客來店裏麵挑選電腦時的情景。店員的業務非常熟練,但是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技術性的語言太多,很多都是一些非常專業化的介紹,尤其是電腦的配置以及一些新技術的解釋。
郭士納自然能夠聽懂這一切,可是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是否也可以理解店員所說的話呢?是否可以理解那些新技術、新名詞呢?郭士納聽完介紹之後一直搖頭,然後反問這位兢兢業業的店員:“小姐,你能否說得再具體而簡單一些?老實說,你說的那些名詞我一個也沒聽過,所以當你說完這一番話後,我對你的產品仍舊一無所知。”店員僵在那兒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了。
離開之後,郭士納迅速下達了文件,要求每一個店員都必須更貼合消費者的實際情況,新技術要講出一個讓消費者聽得懂的理由,而不是說一堆無法理解的數據或專業術語。而在這個文件下達之後,IBM公司當月的新電腦銷售量獲得了5%的增長。
國內某知名品牌的老總在一次企業家論壇會上,就談到了銷售問題:“我不希望故事是死氣沉沉的,也不希望整個故事像一本枯燥的技術說明書,或者像一次正式的官方交流。我們的產品最終是要賣給顧客的,顧客們能夠理解我們的想法和理念,能夠對產品有更深的理解,產品才能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