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tánɡ·孟mènɡ郊jiāo
慈cí母mǔ手shǒu中zhōnɡ線xiàn,
遊yóu子zǐ身shēn上shànɡ衣yī。
臨lín行xínɡ密mì密mì縫fénɡ,
意yì恐kǒnɡ遲chí遲chí歸ɡuī。
誰shuí言yán寸cùn草cǎo心xīn,
報bào得dé三sān春chūn暉huī。
詩文大意
慈母用她手中的線,
縫出遊子身上衣衫。
臨行前密密地縫製,
隻怕兒子歸家太晚。
誰說小草一點心意,
能報答春光的溫暖?
三步精讀
主觀感受
朗誦古詩,用三個詞寫下你自己對這首詩的感覺: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臨其境
詩人命運坎坷,一直貧困潦倒,母親的慈愛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慰藉,但他半世漂泊,難以陪在母親身邊。
他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十歲到溧陽做縣尉,這時才能把母親接來同住。人生越是失意,越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和溫暖,他回憶起曆次出行前母親為自己縫製衣服的場景,想起那一針一線之中蘊含的愛子之情,覺得現在自己能報答母親的實在是微不足道。
詩人提起筆,放下“煉字”“苦吟”等創作方法,隻是直抒胸臆、真心訴說,寫出了這首發自肺腑的頌母之詩。
細品詞句
以詩言情,貴在情真意切、言簡意濃。母親撫育孩子成長,母愛滲透在生活的無數點滴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敘述、有很多情思可以抒發,但詩人隻選擇了一個最有代表性的細節——母親為臨行的遊子縫製衣裳,濃縮在六句五言的古詩中,見微知著、真摯質樸,格外動人。
前四句都是描寫母親縫衣的細節。
前兩句是對仗工整的一聯,如同平鋪直敘,語言極為簡潔樸素,從“手中線”到“身上衣”,簡化了中間的過程與動作,好像一步就完成了,卻給人巨大的想象空間:母親自然是經過一針一線、千針萬線,才能縫出兒子的件件衣衫,其中會有多少辛苦、多少惦念、多少不舍?令人反複體會遐想,心中生出無限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