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看kàn山shān有yǒu色sè,
近jìn聽tīnɡ水shuǐ無wú聲shēnɡ。
春chūn去qù花huā還hái在zài,
人rén來lái鳥niǎo不bù驚jīnɡ。
詩文大意
從遠處可以看見青山的顏色,
到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響聲。
春天過去了,花兒還在開放,
人來到近前,鳥兒也不受驚。
三步精讀
主觀感受
朗誦古詩,用三個詞寫下你自己對這首詩的感覺: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臨其境
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在你麵前展開,畫中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一草一木都惟妙惟肖,你欣賞著這幅畫,好像走進了畫裏的世界——
在自然世界中,遠處的山看起來是青灰色的,而在畫的世界裏,山遠遠看去也是色彩鮮明的;水似乎歡暢地流淌著,你靠近水邊,卻聽不見一點聲音;季節流轉,這裏的百花總是競相開放、永不凋零;枝頭鳥兒的每片羽毛都是清晰的,活靈活現,人再怎麽靠近,它也不會驚飛……
細品詞句
古詩中常有寫景的佳作,這首詩乍一看好像也是寫景的,仔細一讀,我們才發現詩中的景色有點不太一樣——原來,這首詩寫的是畫中的風景。
這首詩就像是個有意思的謎語,而題目“畫”就是謎底。除了題目,整首詩都沒提到這是一幅畫,但是我們讀過之後,卻知道詩裏講的是畫,詩人是怎麽做到的呢?就是用詩句寫出了畫與自然界的不同。
詩裏每一句的第三個字,都是一種自然中的事物,分別是山、水、花、鳥,這也正是畫中所描繪的內容。在真實的自然界中,遠處的山沒有鮮豔的顏色、近處的流水會有聲響、春天過後鮮花會凋落、人一靠近鳥兒就會受到驚嚇飛走。而畫中的事物卻完全相反,詩人完全抓住了畫的特點,還領著讀者一起進入了畫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