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喻仁字之說,足見用力之深。熹意不欲如此坐談,但直以孔子、程子所示求仁之方,擇其一二切於吾身者,篤誌而力行之,於動靜語默間勿令間斷,則久久自當知味矣。去人欲存天理,且據所見去之、存之。工夫既深,則所謂似天理而實人欲者,次第可見。今大體未正而便察及細微,恐有“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之譏也。如何如何?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