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以方①問:“先生格致之說,隨時格物以致其知,則知是一節之知,非全體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淵泉如淵’②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隻為私欲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隻為私欲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複,便是天、淵了。”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麵前見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見天,也隻是昭昭之天。隻為許多房子牆壁遮蔽,便不見天之全體。若撤去房子牆壁,總是一個天矣。不可道跟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麵又不是昭昭之天也。於此便見一節之知即全體之知,全體之知即一節之知,總是一個本體。”
【注釋】
①黃以方,名直,金雞人。嘉靖進士。
②語出《中庸》,言周偏靜之至也。
【譯文】
黃以方問:“先生格致的學說,是隨時格物來實現良知,那麽知就是一部分的知,而不是全體的知了,怎麽能達到‘廣闊如天,深邃如淵’的地步呢?”
先生說:“人心就是天和淵。心的本體,無所不能,原本就是天,隻因被私欲蒙蔽,天的本體才失去了。心中天理沒有窮盡,原本就是淵,隻因被私欲阻塞,淵的本體才失去了。如今念念不忘致良知,將這些障礙阻塞一並驅除,那麽本體恢複之後,就是天、淵了。”於是指著天解釋道,“比如麵前看到的天,是明亮的天,四下看到的天,也還是明亮的天。隻因為有許多房屋牆壁遮蔽著,就看不到天的全體,如果撤去這些房屋牆壁,還是這一個天。不能說麵前的天是明亮的天,外麵就不是明亮的天。從這裏就能知道,部分的良知就是全體的良知,全體的良知就是部分的良知,本體總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