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引導式提問

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引出有意義的對話

字體:16+-

采訪鬆平健先生時,如何提出難以啟齒的問題

一方麵,不能讓受訪者以為你采訪是為了你自己。另一方麵,即便是為了自己,也要認真地發問。這看似有些矛盾,但總結起來就是,努力創造讓對方能暢所欲言的環境。

還有,不能勉強對方。要讓對方明白,你不會強人所難。

我剛開始從事這份工作時,麵對采訪對象,想問出成功方法的意願無比強烈,但我也沒有勉強對方回答刁鑽的問題,隻是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問出有用的信息。

也許有的記者並不在意受訪者的立場和心情,不管什麽都直言不諱地問,但我絕不會那樣做。理由很簡單,如果接受采訪的是我,我肯定不喜歡這種提問方式。

如果接受采訪的是我,一定也希望采訪者照顧我的情緒。遇到待人真誠的記者,我也會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即使做到上麵這些,有時也不得不問一些難以啟齒、對方不想回答的問題。比如失去重要之人的事、離婚或跟家人有關的事、討厭的往事或感到憤怒的事……

雖然不想問,但不問就不能深入理解對方,因此必須發問。現實中確實有過這樣的例子。

在我的記憶裏,采訪鬆平健先生就是一例。近來,鬆平先生因“鬆健森巴(2)”而廣為人知,但他原本是位時代劇(3)演員。長期扮演德川吉宗將軍。可以想見,他本人氣場極強。

雖然我很期待那次采訪,但因為編輯不能同行,卻丟給我一個必須問的問題。這問題相當敏感,很可能會影響對方的情緒。

我在提出難以啟齒的問題前,都會加上一句“非常抱歉,但我接下來的問題可能不太好回答”。這句話是為了讓對方明白,我並非故意為難他/她。但當時的問題,尺度比這還要大。

究竟什麽時候問最好呢,我煩惱了很久。在采訪後半段,終於找到了合適的機會,做好鋪墊,緊接著提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