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話開始時,弄清對方是否喜歡幫腔
要讓受訪者暢所欲言,必須盡早發現對方的特點。采訪電視上的名人,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你以為“這個人肯定會這樣說話”,實際上完全不同。
有些看上去健談的人,實際可能沉默寡言;也有人看上去話少,實際卻能侃侃而談。
另外,有的人說話時喜歡別人不時應和,有的人則希望別人保持安靜。如果不能掌握受訪者的這類特征,就很難讓他們暢所欲言。
如果對方不喜歡被打斷,你卻總是插話,好不容易引出的話題也可能就此終止。
要想弄清對方的說話風格,某位電視製作人教給我一個管用的方法,就是看對方是否喜歡被“幫腔”。
隻要對話一開始,就能立刻見分曉。如果對方喜歡別人“幫腔”,你就可以在後續溝通中搭話;如果對方不喜歡“幫腔”,你就不要隨便提問或接連附和。最起碼先讓人說完想說的話。
為了弄清受訪者的類型,可以在對話開始時“幫腔”幾句,測試對方的反應。
拋出隻需答“是”或“不是”的問題
在我看來,最順利的采訪,就是遇到與自己意趣相投的人。對方大概也會有同感。有時采訪過程中莫名就聊得很開心,結束之後,對方又發來別的工作邀約。
資生堂的魚穀雅彥社長就是這樣的人。當時,他還在日本的可口可樂公司擔任社長,我采訪了他,交流過程中不知為何就很合拍,事後他對我說:“如果以後我要出書,希望由你來采訪撰稿。”
此後,他又發來好幾次工作邀約,還讓我在雜誌AERA(朝日新聞出版)的非虛構專欄“現代肖像”刊發文章。
在采訪中遇到合拍的對象,也能取得這樣的成果。
反過來,如果遇到氣場不合的人,該怎麽辦呢?比如,對方希望采訪者一言不發地傾聽。這種時候,一定要配合。讓對方按他/她的節奏說話。如果擅自打斷,很可能導致溝通無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