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磨鐵經典第4輯:包法利夫人

6

字體:16+-

她曾讀過《保爾和薇吉妮》(31),向往過書中的那間小竹屋,黑人多明戈和那條名叫“忠誠”的狗;尤其是那位柔情蜜意、樂於助人的小哥哥,他會爬到比鍾樓還高的大樹上摘紅果子給你,或是光腳在沙灘上奔跑,給你帶來一個鳥窩。

十三歲那年,父親親自帶她進城,送她進修道院。他們下榻在聖日爾韋街區的一家小旅館,晚餐時用的盤子上繪有德·拉·瓦利埃爾(32)小姐的故事。上麵那些帶有傳奇色彩的釋文讚美著宗教,聖潔的心靈和宮廷的奢華,然而被餐刀來回刮過,已經不再連貫了。

一開始在修道院的那段時間,她過得並不沉悶無聊,她喜歡與修女們在一起,為了讓她高興,修女們常常帶她經過一條長長的走廊,穿過食堂,然後進到小教堂裏。休息日她幾乎不怎麽玩,對教理課也頗有領悟,代理神父先生那些難題也總是由她來回答。她從未脫離過這種溫馨的課堂氛圍,生活在這些麵色蒼白、戴著飾有銅十字架的念珠的婦女中間,祭台的香氣、聖水缸的清新,以及蠟燭的光芒所營造出的神秘萎靡感,使她不知不覺地昏昏欲睡。做彌撒時她看著書裏那些天藍色邊框的聖畫走神,她喜歡那隻生病的羊羔,喜歡利箭刺穿的聖心,以及背著十字架踉蹌前行的可憐耶穌。為了練習苦修,她試過禁食整整一天。她冥思苦想,嚐試向神許下願望。

去做懺悔時,她會編造出一些輕微的罪過,以便能多待一會兒。她跪在暗處,雙手合十,臉貼住欄柵聽神父竊竊私語。布道中提及的那些有關未婚夫、配偶、天國的情人和永恒的婚姻之類的比喻,讓她的靈魂深處泛起一種意想不到的甜蜜。

每晚做禱告之前,大家會在自習室裏讀一些宗教讀物。平日裏,讀的是些聖史概要,或是弗雷西努斯(33)神父的《講道集錄》;星期日,則讀上幾章《基督教真諦》(34)作為消遣。最初幾次聽到浪漫主義憂鬱的哀歎之聲回響在塵世和來世之間,她是多麽震撼啊!假如她的童年是在商業街的一間店鋪後屋度過的話,那麽那時大自然的詩意也許能沁入她的心脾,畢竟一般來說,這樣的詩意都是通過作家的作品傳遞出來的。但她對鄉村太過了解,她熟悉羊群的咩咩叫聲,熟悉乳製品的味道和犁鏵的光澤。她過慣了風平浪靜的生活,反而渴望多舛坎坷。她喜歡大海,隻因它的驚濤駭浪;她喜歡草木的青蔥翠綠,也隻是喜歡它們點綴在廢墟之間。她必須從事物中獲得某樣好處,凡是不能立即滿足她心靈享受的,她都將其視為無用之物,拒之門外。她的性格中更多的是多愁善感,而非一種藝術氣質;她尋找的是內在的情感,而非外在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