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
家長支持孩子,
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糟糕,
才是最重要的。
Q:直到三年級上學期,孩子成績都還可以,但下學期成績下降很明顯,原因是懶懶懶,實在太懶了。數學題目懶得做,語文字詞懶得寫,英語單詞懶得背。一再叮囑強調都不行,我該怎麽抽掉他這根“懶筋”呢?
A: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和表現還行,三年級後開始下降,表麵看起來是孩子太懶了,但家長需要做的是仔細回憶,在哪個時間點,發生了什麽事,才讓孩子變懶了。是因為功課太難,孩子搞不定了,還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了?是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抑或是遇到了其他事情,情緒有問題了?
我能感受到家長的焦慮,給孩子貼了一個大大的標簽,三個字:懶懶懶。但這股抱怨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很有殺傷力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暗示。舉個例子,如果家長長期說孩子懶,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真的懶,繼而呈現出懶的各種狀態。因此,家長要先撕掉心裏的標簽,接受孩子當下的狀態,耐心地去看看他到底怎麽了,找到問題的症結,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
那應該怎麽做呢?
第一,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關係的關鍵在於家長是否真正帶著愛和孩子建立聯結,能否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
第二,建立關係後,和孩子商量如何做並給予幫助。也許他需要陪伴,也許他需要監督,那家長就可以陪伴他學習一段時間,而不是僅僅叮囑他來做。因為他現在遇到了困難,很可能沒辦法自己做到。
第三,允許孩子有做不好的時候。當孩子犯了錯,家長要做的是幫助他改正,而不是一味地責罵。
Q:孩子進入高中後每天都熬得很晚,但成績還是在下滑,也不讓我陪學,我很著急,不知道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