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沆去世,宋朝最高行政機構麵臨著換人的局麵。不管宋真宗願不願意,這都是擺在他眼前的事實。
此前,呂蒙正也辭職不幹了(56)。如此一來,宋朝的兩個宰相之位都空了出來。若此時還有個宰相,宋真宗也不至於這麽驚慌失措。
宰相是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領導,肩負著國家機器的運轉重任,對國家的穩定、時局的把控都意義非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宰相親力親為。這種崗位不能長期閑置,必須盡快選擇合適的人選,填補空缺。
可是選誰呢?這個問題難住了宋真宗。
李沆去世前,一直看好王旦,不止一次在宋真宗麵前提起他。一直以來,王旦盡管身處中央,卻鮮有讓人記住的政績,留給外界的唯一印象是治家嚴格,素有仁德之風。(57)若選王旦,那麽與王旦同一批提拔起來的這些人該不該用?特別是寇準,他和王旦是同科進士,又在趙光義立趙恒為太子時出過力,寇準該不該用?
宋真宗覺得,王旦雖然有大才,行政能力也很強,可王旦的資曆不夠。朝廷的很多事情,雖然看品行、看能力,但也看資曆。越是到最高權力機關,越講資曆。貿然起用王旦,會不會難以服眾?當年宋真宗在任用李沆和張齊賢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局麵。
這次,又麵臨這樣的抉擇。
宋真宗在那些副宰相人選裏篩選合適的宰相人選,可是無論選誰,他似乎都有些不滿意。李沆給他造成的影響尚在,選宰相自然就以李沆為標準,可宋朝再也找不出一個李沆那樣的人了。不論王旦還是向敏中,或是張齊賢,都無法和李沆相比。
不過向敏中、張齊賢這兩個人也不是不可以考慮。這兩個人曾經與李沆搭過班子,張齊賢是因為與李沆不合導致被罷相,向敏中性格內斂穩重,兩人都因為柴氏一案被貶。